美文亭 www.989yh.com 路遇相识的人(小说)
(湖南)黄长乐
曾经相识一个人,他叫求索。
求索于六十年代初诞生在湖南南面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
小山村三面环山,形状高矮连绵起伏。前面的小溪蜿蜒曲折,一年四季的潺潺溪水哗哗流淌着,其声音清脆悦耳。唯独一条崎岖坎坷不平的羊肠小道可通向外面的世界。
小山村可谓是一个山清水秀,真是恰到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山村。
小时候与同龄人下小溪捉鱼虾,上大树掏鸟窝,把抓来的鱼虾及鸟蛋拿回家。
这时可热闹啦,小伙伴们围坐在炉火旁,忙的七手八脚,有的拾柴,有的端水,不一会煮熟了。
揭开锅盖一看,一股清香扑鼻而来,小伙伴们连连流了几口口水。因这是久违的美味佳肴,大伙吃得津津有味,也算是那年代的奢侈的生活。
到了夏季,砍完柴回家,小伙伴们结伴到屋门口的池塘去游泳。
那时,初生牛犊不怕虎,时而头钻进水底,像鱼儿在水中游走;时而露出水面,抖动着小脑袋,像个小鸭子似的来回游荡;时而用脚蹬水,溅起层层浪花。
儿时这些嬉戏打闹的童趣,现在回忆起来有点可笑,但久久不能忘怀。
记得,求索是家里排行老大,十来岁就没有了母亲。本该天真,还依偎在母亲怀抱撒娇的懵懂少年,就早早的担负了家里的家务重担。
小小年纪,既要颠簸在高山峻岭砍柴,又要下田间地头打猪草,还要为年幼的弟妹洗衣做饭,更重要的是不管刮风下雨,还是天寒地冻,每天风雨无阻的坚持去上学。
换上任何一个人是难以坚持的,可见惊人的毅力不一般,实属难能可贵。
到了上中学的时候,七十年代初,农村没有通公路,更谈不上坐车,都是靠着一双脚步行二十几里路程去上学。
那时,生活相当困难,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,常常是饥饿交加,吃了上顿没下顿,有时肚子咕噜咕噜作响,闹起了“革命”。
好不容易熬到了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。因为那时上中学,都是搞开门办学,勤工俭学,一天就是劳动,根本上没有上什么文化课,更谈不上系统的学习。虽然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大好时机,但由于之前没有重视文化课的学习,高考还是以十几分之差名落孙山。
第二年准备复读备战高考,可家里四处求借,还是借不到十元复读费,就这样放弃了学业。
因为当时,农村太苦了,每个人都想奋斗挤进这个高考“独木桥”,一旦考起了,就会分配工作,吃上了国家粮,摆脱了锄头、镢头的劳作。
俗话说得好,有志者事竟成。“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”?;嶙苁橇舾凶急傅娜?,老天有眼,恰是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求索白天劳作,晚上,在昏暗的煤油灯下,孜孜不倦的坚持自学。通过自考获取了中专文凭。
当时,刚刚改革开放,责任到户,分田承包,实际上就是分田单干。国家缺乏人才,各级政府新增部门,相应的就缺编干部。根据省市精神,于一九八四年下半年面向社会招揽干部。他以优异的成绩而荣登上榜。通过政审、体检合格,被分配到了乡政府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