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亭 www.989yh.com 手机的前身是手提电话,30年多前人们更愿意叫它的绰号——“大哥大”。为什么呢?因为香港影剧里的黑帮老大手里经常有它,手里抓着啤酒瓶一样的“大哥大”,步话机一样不需要电话线,呼风唤雨牛得很。那时“大哥大”是可望而不可及的“电影道具”。
后来我的一个同学在某路桥公司当老总,手里也拎着“大哥大”,常年奔波在特区基础建设的各个工地上,风里来,雨里去,他的办公室随着他的“大哥大”啸傲桥头路尾,于是路通了,桥通了,“大哥大”是一代路桥人拼搏进取的“指挥机”。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和邮电局的李局长到省城邮电宾馆开会,我发现他从上衣口袋掏出一个非常娇巧的“大哥大”打电话,把我们一帮人都给惊呆了。李局长告诉我们这是省里第一台微型便携式手提电话,正在试用中。
我开玩笑说:“局长的‘大哥大’变成清秀苗条的‘小妹小’?”我试用了一下,声音很小,有点像耳机,但基本还中听。
回来后我情不自禁向同事吹嘘了我使用了第一台神秘的微型电话,大家都似信非信,真的那么小,那实在是太神了!那时的手机是特殊身份与职务的“身份证”。
后来的情况就是手机迅速普及,无所不在,“全球通”、“本地通”、“小灵通”……四通八达。眼下你如果还想从手机来判断人的身份,那实在是难上加难,连拾荒的民工有的也潇洒地掏出“华为手机”与老家的父母大声说话,通话的质量与总经理的手机都一模一样,人人都在分享着科技进步的大蛋糕,看了真叫人满心欢喜。
从一花独尊的“大哥大”到繁花似锦的“全球通”,再到遍地盛开的“智能手机”,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像高速列车,风驰电掣,势不可挡,此刻我很想对手机痴情地唱一曲《祝福你,我的中国》!
厦门郑启五
喜欢作者